關心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國內外觀察家皆同意,放眼全球,台灣的民主政治確實是從威權轉型到民主的極少數成功範例,也是享有完全民主的第一個中國人社會。 可惜的是,在馬英九總統任內的這幾年裡,朝野對立因意識形態而更形惡化,不僅成了台灣前進的最大阻礙,更讓國家認同陷入空前混亂。 對此,執政的國民黨當承擔部分責任,因為當年的馬英九先生以極高民意支持及聲望入主總統府,就是背負國人對執政黨勵精圖治、不憂讒畏譏,能帶領國家衝破當年兩岸困局的殷切期盼。然而,執政團隊瞻前顧後、百般容忍的結果,非但無法獲得綠營的認同與支持,反而遭受無止盡的攻訐及羞辱,讓原先以全民利益為最優先考量的兩岸政策,到頭來反成了壓垮馬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,怎不叫人感嘆造化捉弄。 不過,以民進黨為首的綠營也難逃操作國家認同、惡意污衊執政黨的罵名。這幾年來,所謂「親中賣台」、「木馬屠城」等的指控,充斥台灣政壇,連基本的理性問政邏輯都付之闕如,取而代之的是莫須有的罪名及集體指控,導致整個台灣社會仍停留在相互謾罵、愛不愛台的框限裡,難怪沒有哪個國家會把我們當作對手。 馬政府於2008年上任後,即推動兩岸直航、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等措施。當年的民進黨先以「木馬屠城」之名指控馬政府,接著看到陸客的驚人消費力後,卻批評政府開放不夠,現在為了選舉,又說直航是陳水扁政府打下的基礎。反覆的說詞,根本是前後矛盾、自打嘴巴,如此作法難道不是為反對而反對的蠻橫行為嗎? 其次,當台灣與中國大陸於2010年簽署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」時,各國無不驚訝兩岸的和解速度,南韓甚至以「Chinawan」來形容對東亞區域整合及安全戰略的衝擊。在兩岸打開台灣與國際經貿體系的大門後,許多國家也相繼表達與我國洽談雙邊自由貿易協議的高度意願,而馬政府也確實達到最初設下的目標,陸續與新加坡及紐西蘭簽署類似雙邊自貿協議。 可是,「反中情緒」並未隨著台灣持續打開國際經貿聯繫後而停止,反而越演越烈,甚至無限上綱到目無法紀、佔領立法院的違法境地,一舉摧毀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政治。民進黨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法記得作法,與盜匪流氓何異? 一般民主國家的政黨政治,皆以政策路線辯護為競爭目的,絕非以國家層次的意識形態作為鬥爭工具。民進黨恣意妄為,不以中華民國憲法為依歸,反而到選舉前才宣布將以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」為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,這根本是把國家前途及兩岸和平穩定當兒戲! 蔡英文日前說,兩岸關係的走向應尊重明年的民意。此話聽似有理,卻暴露出她的傲慢心態。試想,當馬英九先生當選總統時,他不就代表台灣的最新民意嗎?民進黨又是如何「逢馬必反」、「逢中必反」的?怎麼民進黨當選總統就是最新民意,而國民黨就是「親中賣台」?更可笑的是,使用「親中賣台」來抨擊馬政府的民進黨,竟然最近為自己辯解,說從未指控馬總統「親中賣台」,這與民進黨「一直在捍衛中華民國」的說法,簡直就是天大笑話! 在台灣,國人對中共謀我之意圖早已透徹明瞭,雖不見得全然同意馬政府的兩岸政策,但亦絕不允許在野黨假民主之名,行政治鬥爭之實。民進黨一再操弄部分民眾的反中情緒,確實收到效果。然而,兩岸問題攸關台灣發展的各面向,牽一髮而動全身,決不只是簡單的台海雙邊關係,更是東亞區域和平的重要環節。 倘蔡英文真的當選中華民國總統,她有能力控制這群台獨意識強烈、她口中所謂「天然獨」的群眾嗎?為了選舉,連誠實面對選民的勇氣都沒有,蔡英文怎麼還敢侈言民主及維持兩岸現狀呢? 政黨輸贏都是民主政治的常態,但為了勝選而不擇手段地欺騙選民,就是政治不道德。如果國人不強力要求蔡英文公開說清楚其兩岸政策的話,則兩岸面臨「地動山搖」的後果,將不再只是警語、極有可能變成事實。民進黨操作反中情緒得利,卻是全體國人承受苦果,國人豈可輕忽面對? 【中央網路報】

黑糖薑母茶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r179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